譚德良老師 我了解過重慶的一些教育機構,比如一些私立中學,原來幾乎都是沒有存活下來的,最近幾年發展了一些,像現在的巴蜀中學、巴山中學,他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我都考察過很多次,與我們更生學校相比,雖然他們有一些教學方法我覺得還是值得探討,但更生學校有很多地方比他們強,請阮頓一定要有信心,更生學校在我們校長的指導下一定會更加發揚光大,我們更生學子也一定會發展的更好,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第二點,我們的校友會大家互相聯絡,互通信息,互通信息的目的是共謀發展,共謀發展使我想到一個問題,這個理念很重要,思維方式很重要,你們發展的好,事實上是與校長的思維方式分不開的,出來后用這種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處理事件,就發現會棋高一著。那么像大家今后的交流,交流思維方式,特別是要根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過后,國家會是什么樣,會有哪些變化,我們應該有哪些對策,應該做哪些準備,需在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多去發展,就是說大家互相聯系,共謀發展,使大家發展的更好。 當然我要祝賀,因為我了解大家都發展的很好,希望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迎接美好的明天。(鄭雅琨根據錄音整理)
首先,祝賀我們重慶校友會的成立! 其次,我最想要表達的是我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幸、有緣生活在更生這個大家庭里面。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今天我們在重慶相聚,是一生中非常值得慶賀的時刻;同時我也想表達一下,在座的同學們,從我們更生辦學開始到現在,我們所有同學們的成長,雖然有一些同學我沒有教過,但是我有幸也很高興地跟你們說我陪伴過你們,在更生的日日夜夜里,我們和大家一起,尤其是我,還有幸地在更生學校一起求知求學求成長。 同學們在更生學校,學生時代在更生走出來成長起來,我的教書生涯從離開公辦學校來到更生以后我也成長起來了。這些年,大家和我相處了很多時候,這也是我作為一名老師一生的幸福和一生的快樂;能陪伴學生,能陪伴大家的成長,同時我也跟著成長一起學習,這是我們老師一輩子的自豪。 學生們的成長學生們的成績學生們的發展也是我們老師的幸福。所以,我在重慶校友會的這個時刻我特別想來,遺憾的是北京校友會的時候沒能去成。但將來很有可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個地方有很多很多的更生校友會也會成立,只有我有時間我也都想去,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更生家園相聚的快樂,謝謝大家!(夏琴梅根據錄音整理) 首先,非常非常高興能夠到重慶來參加重慶校友會的成立儀式。說到重慶,這個城市對我來說有一種很特殊的感情,可能首先就是由于我父親就是在重慶讀的大學;我第一次來重慶的時候,是在24年前,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其實也就是跟著我父親來參加他大學畢業十年的同學會。這第二次來重慶,也就是這次。師兄師弟以及大家的接待讓我感受到了重慶的這份熱情。 還有一個我覺得對重慶特別有感情的地方就是這次重慶校友會中的幾個師兄都是當年大家在學校非常非常熟悉的,還有我們的會長夫人也是感情很好的同學;還比如說鄧威小妹妹,我是看著她長大的。所以說對這個地方也非常有感情。 第二個,重慶校友會的成立是我參加的地方校友會成立之中的第三個。在每次校友會成立的時候我內心都非常非常地激動,而且也非常地感動。因為來到這個地方,除了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也能感受到大家對這整件事情的投入。其實這背后表達的就是大家對學校對更生的感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非常感謝我的父親,對我們來說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幾乎是在沒有兄弟姐妹陪伴的這樣一個環境中成長;但正因為我父親辦了這樣一所學校,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了非常非常多的兄弟姐妹。我想這一點不僅是對于我,應該是對于我們更生的絕大部分孩子都是這樣一個感受,給大家創造了一個非常溫暖非常溫馨的一個家的感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了非常多的兄弟姐妹。這不僅僅是在讀書階段成長階段的陪伴,也是在以后工作中人生道路中的互相的提攜。這一點,在我的內心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我父親。還有我想說,我們所有的更生學子都是由于更生這兩個字走到一起,既然有緣相聚在更生,那么即使離開這個校園,我們也可以在更大的天地里由于更生的這份情感連成線連成片,在全國乃至在全世界開花開朵。 我希望大家能夠借助校友會這個平臺聯絡感情,這當然是很基本的,是我們以前一起在更生這份情感的延續,更有我們離開更生后在異鄉的一種內心相互的支撐,相互的陪伴和鼓勵。也希望大家借助校友會這個平臺能夠在工作生活中順順利利。
版權所有?樂山更生學校 地址: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龍馬路333號 電話/傳真:0833-2501356